东南亚城市交通正在经历快速转型,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在智能停车解决方案的采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传统的停车系统饱受交通拥堵、人工支付效率低下和收入流失等困扰,正被超高频 RFID(超高频射频识别)和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所取代。这些系统利用安装在挡风玻璃上的 RFID 标签实现无缝的非接触式车辆识别和支付处理。本文探讨了该地区的现状、主要挑战、技术解决方案以及高性能标签在推进智能停车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

在越南,超过496万辆汽车安装了ETC标签,覆盖全国约96%的车辆。马来西亚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该国已部署ANPR和RFID技术用于收费和停车管理。
吉隆坡和河内等城市中心面临着停车场高峰时段拥堵的问题,导致收入损失和司机不满。
手动付款:现金交易会减慢进出时间,造成排队。
空间利用率低:缺乏实时停车占用数据导致周转率低。
执法漏洞:难以监控未经授权的停车或验证许可证。
挡风玻璃标签:车辆上粘贴符合 EPC Gen2/ISO 18000-6C 标准的无源超高频 RFID 标签。这些标签存储与用户账户关联的唯一标识符。
读取器系统:固定式或手持式 RFID 读取器(例如 Impinj R420/R720)可在停车场出入口采集标签数据。在越南,类似的设置已在机场 ETC 试点中实现了约 90% 的支付成功率。
后端集成:通过云平台处理数据,以自动化计费、访问控制和分析。
高速识别:UHF RFID 支持 >1,000 标签/秒的读取速度,这对于高流量设施至关重要。
非视距读取:标签可在几米外被检测到,无需精确对准。
互操作性:双模标签(例如 RFID-ETC 混合标签)可在停车区、收费站和门禁点之间工作。
减少交通拥堵:马来西亚的 MLFF 计划采用 ANPR/RFID 混合模型,将车辆处理时间缩短了约 80%。
节省成本:自动化系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越南的 ETC 车道处理的交通量比手动车道多 1.8 倍。
无摩擦支付:驾驶员无需停车即可享受“直通”服务。
实时监控:应用程序显示停车位可用性,如新加坡的 PARKVASIVE 系统所示。
停车场运营商利用分析技术进行动态定价和高峰时段优化,类似于凯德集团的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对于寻求可靠标签解决方案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的 TL9727w 和 TL9720w UHF RFID 挡风玻璃标签可提供无与伦比的性能:
芯片:Alien Higgs 3 或 Impinj M4QT,具有高内存(EPC 96 位、用户 512 位)和读取可靠性。
频率:865–928 MHz 兼容性,适合全球部署。
耐用性:专为恶劣环境而设计(工作范围为-40°C 至 +85°C)。
防篡改设计:自毁机制可防止移除后再次使用 - 非常适合安全访问控制。
定制:可选双面打印条形码、徽标或序列号。
案例研究:在越南,使用类似标签的机场在 ETC 试验期间实现了 90% 以上的支付成功率。
马来西亚:ITMAX System 在柔佛州的智能停车合同目标是 20,000 个停车位,预计年利润为 4800 万令吉。
越南:在五个主要机场(例如内排机场、新山一机场)推出 ETC,在试运行阶段,交通拥堵减少了 40%。
新加坡:PARKVASIVE 等自动停车系统使用 RFID 和 AI 来优化空间。